# 藝術設計

「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」回歸大館,《人類開箱》以磚塊與紙箱呈現當代狀態

PTCG 公認繪師齋藤直葵,Acrylic 彩繪與金箔結合,以「不准畫太好」的口訣提升繪畫水平

香港芭蕾舞團 《芙烈達》:車禍、流產、婚變、不孕,將芙烈達一生苦難搬上舞台,以舞蹈散發一代女權先鋒溫柔的堅強。

紀錄片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:修復「動起來」的故宮鐘錶,是洗刷至原色還是保留氧化?

竹久夢二: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催眠。那些抱怨終會成為你人生的面貌。

王菀之專訪伸延閱讀: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入詞,

花藝家東信新展將「溫室」重新定義,太空時光機內,植物反過來凝固時間

國畫大師崔如琢,以偉大藝術家為師,但不能重複他們,最最不能重複的是自己。

林強全新開放 CC 授權專輯《時間浸漬》,任聽眾二創,隨時間,浸漬出所有可能

「貓頭鷹總在黃昏時起飛。」Jennie 新曲 MV 呼應黑格爾密涅瓦比喻

BVLGARI “Serpenti Infinito 靈蛇 · 生生不已” 蛇年特展,三大華章,細味靈蛇前世今生未來

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,關於歷史、文學和生活想象,從《鐘樓駝俠》到 Before Sunset,藝術與情感交織的見證。

日本新銳藝術家 Momoe,拆解臉部以毛線縫合,藉「撕漫」創作出解構主義狂想

電影美指朴若木辭世,首作《胭脂扣》即成永恆

藝術創作者 Anthony Tong、Alexander Yeung 專訪:與 BVLGARI 攜手合作「共振」藝術企劃,將情感共振具象化

三千年歷史國寶級螺鈿藝術,日本聖武天皇珍愛,宋高宗驚嘆太過奢侈

「浮光之間」重新詮釋亭子意義,格狀風箏屋頂抹上一期一會光影

《不可思議的貓妖生活曆》:貓妖版日本浮世繪卷,重新看見日本老靈魂

deTour 2024 跨媒介設計師唐鍶鏵專訪:以彈珠比喻人的生活及存在方式

deTour 2024 周穎聰、陳少華《存有之席》專訪:真正的 being,是你沒有擁有任何東西,你也是 being。

馬格利特 Empire of Light 破紀錄成交,《驅魔人》標誌性場景靈感來源

BVLGARI 140 La Dolce Vita:一同走進這個穿梭於過去、現在與未來之間的羅馬美好時代

Detour 2024:《摧毁屋》模擬災難後的房屋,若失去了物質載體,家的本質是否依然存在?

Detour 2024:韓藝術裝置工作室 Kimchi and Chips 以《Reworld》打破感知與實在,我們的世界是由怎麼樣的世界構成的?

白,不再只是遮瑕工具,日本藝妓修行過程,苦痛與美並存的真諦。

Asahi 只用一片檸檬,就攻佔了社群媒體

細感比利時藝術家 Jan Pypers 攝影美學:魅魅夜裡靈光捕捉靜與夢

陳丹青:笨,意味著無保留的相信,源自無可勸說的真摯。

Earthly Records 日票紙香,結合書寫與燃燒,以七矅五行為靈感製出七種香味

香港漫畫家 Pen So 專訪:以線條勾勒旺角異象聯想,駐足在慢慢移動的長電梯上,就已是想像時刻。

香港藝術家 CHOWCIAOCHOW 專訪:生活需要幾滴眼淚,幾滴就夠

韓國花藝家河二二火,融入東方佛教哲學,堅信外星生命存在

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,見隈研吾「負建築」美學隱於象山林木中

谷崎潤一郎《陰翳禮讚》,「凌厲奪目」會很快凋謝,只有耐住時光吞噬,才能成經典

再看 Edward Hopper 筆下孤獨,「實體社交」需求減少,尋獨處新定義

Mark Rothko《無題》將於香港蘇富比拍賣,站在畫前,你會發現顏色無法被定義

Eames ES104 Lobby Chair,一張可以世代相傳的椅子

NewJeans:🐰+💙❤️💛💚💜+🧢=💫

松井一將首次海外個人作品展,送你松井「犬」手挽袋

龍鳳柱,孔雀頂,人手層層曬乾黏貼,以花牌工藝增強對自己社區的關注

藝術家 Leo Wong 專訪,宋詞律動啟發瓷花藝術靈感,為 Van Cleef & Arpels 櫥窗留白作「巧」

巴黎奧塞美術館頂層改成套房,住進「印象派殿堂」看奧運盛況

杜象:我強迫否定自己,以免與自己喜好妥協。

Andy Warhol:走得多慢都無所謂, 只要你不停下腳步。

Doodling:沒規則美學,日常隨手可得的靜觀工具

畢加索: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,問題在於我們長大後如何將之繼續。

葛民輝、梁祖堯專訪:創作是孤獨地營造的一條血路

奧運火炬抵達法國,沿用古希臘做法紀念普羅米修斯

紋身師 Jimmy、Dust 專訪:一損俱損,一榮俱榮

M+ 夜不同五月主題「百變港風」,體驗多個年代的百變香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