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身心靈

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師阿爾貝提:除非你有靶作標,否則不能隨便拉弓。

法國作家 Romain Rolland :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。各人應當救出自己。

弘一法師:風狂雨驟時立得定,才是腳跟。

傅真《斑馬》:你一路抱怨自己的破鞋,直到看見有人斷腳。

托爾斯泰《智慧曆書》:不要以為隨年紀增長,便自動帶來智慧。

鄒凱光專訪:交易 · 施捨 · 低調系

當沙特的「自欺」照進當代愛情遊戲:只曖昧不戀愛,救出困在「新型浪漫關係」的女孩。

郭虎《以愛為營》:感情這件事,不能先想結果才開始。

張小嫻《雪地裡的單車》:一個人的生命,一定比他的痛苦長久些。

徐譽庭《不夠善良的我們》 :很多事你不面對, 就不會成為過去。

海明威: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,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。

董橋《睛雯挽著頭髮闖進來》 :剃光了頭髮就沒事。

盧巧音專訪伸延閱讀:《最後的馬拉松》,筋疲力竭地奔跑才算不枉過

生物學家 Thomas Henry Huxley:早些遭點挫折,實在極有好處。

邱吉爾:拖延的時代已接近尾聲;取而代之,是我們活於這後果之中。

宮崎駿:累了,我去睡一下。

韓江《永不告別》:我雖然沒有跟人生和解,但終究還是要重新活下去。

鄧小巧專訪伸延閱讀:慧開禪師,正因為「我不知道」去看世間萬物,才有辦法打破心牆,體會何謂「無門之門」

朴贊郁《分手的決心》:你的愛結束的瞬間,我的愛就開始了。

馬克思視角下的 Y3K 未來

木心《素履之往》:浪子把頭都浪掉了,怎麼個回法?

《柳舟記》:女子立於世,不能總仰望他人鼻息。

劉震雲《一句頂一萬句》:日子是過以後,不是過從前。

金錢至上,我們活在尼采的預言裡:駱駝、獅子、嬰兒三階段蛻變,當鯊魚開始寫詩,就是新價值鏈誕生

是枝裕和《小偷家族》:「因為愛你才打你」,都是騙人的。

季羨林《傻瓜》:認為別人是傻瓜的人,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。

張西《葉有慧》,生命是選擇的疊加,但加法可有盡頭?

白宮爭執揭示 MBTI 外交衝突,當特朗普將右手壓在澤連斯基左肩時,這場停火談判已注定爛局收場。

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聰明忒過,則不如意事常有;不如意事常有,則思慮太過。

重慶「南川石舍」拾級而上登頂賞景,十片疊拼岩石,如音符沿山壁攀升

陳粒:不趕什麼浪潮,也不搭什麼船,我自己有海 。

福柯告訴我們:為什麼道歉總像在演戲,後悔才是真心?

阿諾舒華辛力加 :那些唱衰你的人,是生活一部分,但並不表示他們有權干涉你的生活。

《風之谷》限定版海報「王蟲圖鑑」:王蟲眼睛靈動湛藍玻璃質感,娜烏西卡翱翔於天際,重譯人與自然的關係。

《我可能錯了》:總是去想討好所有人,這究竟有多沒意義。

Shameless:上帝給你檸檬,你得把檸檬汁擠進傷口。

李炳憲《炸雞特攻隊》:「完美」地失敗 ,比羞恥的成功更成功。

陳蕾《沉沒成本》:輕言放棄是弱者,不言放棄是愚者,但懂得放手方算是智者。

陳志發《點五步》:如果連自己都睇小自己,你人生永遠就只有兩個字,就是失敗。

馬伯庸《食南之徒》:鏡子能映照出人的面目,食物能映照出人的心情。

竹久夢二: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催眠。那些抱怨終會成為你人生的面貌。

從黑格爾主奴辯證,看自我羊群效應。自我意識覺醒,就是始於某個「演算法 who cares」的瞬間。

Bob 林盛斌專訪:我不可能迫你喜歡我。你肯留言,我也應該感激。

稻盛和夫:走不出一己執念,到哪都是囚徒。

靈魂奇遇記:把尋常的人生過好,才是最不尋常的事。

蔡康永:瘋狂想念一個人,不是丟臉的事情。

山田鐘人《葬送的芙莉蓮》: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。

村上春樹《挪威的森林》:哪有人喜歡孤獨,只是不喜歡失望罷。

宮崎駿《哈爾移動城堡》:人生這麼長, 總會有這麼一個人,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。

張小滿《我的母親做清潔》:當稱呼她為「媽媽」,喊出這兩個字,她覺得這是一種告白。